“扎辫子”的读音是zā biàn zǐ。扎(古代写法“紥”),是个多音字。1、读作zā时,意思有捆,缠束;把儿,捆儿。2、读作zhā时,用于“扎针”“扎花”“驻扎”“扎猛子”。3、读作zhá时,用于“扎挣”“挣扎”。[zā]包扎、绑扎、结扎、扎染、捆扎、扎彩嫽、扎咧一、扎脚儿[zhá]挣扎、马扎、扎挣、垂死挣扎、极力挣扎[zhā]扎实、扎手、扎眼、扎营、扎根、扎堆、扎针、驻扎、扎煞、扎花扩展资料:词语解析:一、包扎1、拼音:bāo zā2、释义: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。二、绑扎1、拼音:bǎng zā2、释义:建筑施工初期对钢筋结构的编扎,便于更好的、安全的施工。三、挣扎1、拼音:zhēng zhá2、释义:垂死挣扎。四、马扎1、拼音:mǎ zhá2、释义:是一种小型的坐具。腿交叉作为支架,上面绷帆布或麻绳等,可以合拢,便于携带。五、扎实1、拼音:zhā shi2、释义:结实;坚实。

“扎辫子”的读音是什么?(扎和扎的不同读音区别)

瓣、辫、辩、辨各之的读音

瓣字读音为:bàn,辫字读音为:biàn,辩字读音为:biàn,辨字读音为:biàn

“扎辫子”的读音是什么?(扎和扎的不同读音区别)

一、瓣拼音: bàn 

释义:

1.花瓣:梅花有五个~儿。

2.植物的种子、果实或球茎可以分开的小块儿:豆~儿。橘子~儿。蒜~儿。

3.物体自然地分成或破碎后分成的部分:四角八~儿。碗摔成几~儿。

4.瓣膜的简称。

5.用于花瓣、叶片或种子、果实、球茎分开的小块儿:两~儿蒜。把西瓜切成四~儿。

二、辫拼音: biàn 

释义:

1.把头发分股编成的带状物:发(fà)~。

2.像辫子的东西:蒜~。

三、辩拼音: biàn 

释义:争论;说明是非、真假: 能言善~。 不容分~。

四、辨拼音: biàn 

释义:

1.区别;分析:明~是非。

2.古又同“辩”。

扩展资料

汉字演变:

相关组词:

1.莲瓣[lián bàn] 

指绣鞋。

2.活瓣[huó bàn] 

活动的瓣膜;活门。

3.肛瓣[gāng bàn] 

肛柱下端之间,彼此借半月形的粘膜皱囊相连,这些半月形的粘膜皱襞称肛瓣。

4.骨瓣[gǔ bàn] 

骨瓣开颅手术中所形成的骨块称骨瓣。

5.瓜瓣[guā bàn] 

瓜子。

满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剃发留辫子的,为什么要剃发留辫子的

留辫子是亚欧大陆草原游牧民族的普遍传统,不一定有什么含义,很可能还是为了实用,因为这样在骑马时不会被风吹乱头发影响视线。

从南北朝开始,南方的汉族政权已经开始称北方胡人为“索虏”,因为他们的辫子形如绳索,因此留辫子的传统至少要追溯到那个时代。

百家讲坛曾经也讲过这样的问题,那个专家是这样介绍的:明朝,女真人想统一中原,为了时刻提醒自己,女真人就剃发留辫子,把前面和中间都剃得光光的,只留后面的辫子,意味着定鼎中原的意思!

传统